当爱情的列车突然停摆,轨道旁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前行的视线,分手的痛苦如潮水般将我淹没。字母斯慕圈,那时的我,固执地想要独自穿越这片情感的荒原,以为依靠播客里的人生箴言、书本中的智慧哲思,便能参透感情里的谜题,抚平内心的伤痛。

字母斯慕圈破碎与拼凑
可渐渐我才明白,原来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对话,才是治愈心灵的良药。曾以为在过往的感情里,自己并无过错,却在与朋友的交谈中,惊觉那些习惯性的过度负面假设,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,成为阻碍感情发展的巨石。我通过书籍了解到自己属于焦虑型依恋人格,却始终未能察觉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。或许是自诩聪明,总爱在脑海中预演事情发展的各种剧本,而且无一例外,都是最糟糕的那一种。过往的经历像无形的枷锁,让我坚信一个人过去的行为,就注定了未来的回应,于是在还未开口沟通前,便在心里放弃了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,将自己困在压抑与不快乐的牢笼中。
我曾以为 “不够爱自己”,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 —— 心心念念的医美项目迟迟未做,困扰已久的皮肤问题搁置不管,即便深知睡眠紊乱,却依旧贪恋咖啡因带来的短暂刺激,在恶性循环里不断挣扎。直到朋友点醒我,才发现自己对自己的忽视远不止于此。在感情里,我总是用隐晦的方式暗示对方我的需求,独自剖析问题、试图解决,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,却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回应。我以自我感动的方式对对方好,给予那些 “我觉得他需要的关心”,因为这些正是我内心深处渴望获得的。我单方面输出自己想要的,天真地期待对方能在互动中读懂我的心意。
在沟通方面,我更是误入歧途。朋友提到 “引导”,我却将其误解为 “规定”“目标明确”。当大家说要讲出需求时,我便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,以为这就是有效的沟通,却不知在他人眼中,这已然成为一种控制。朋友耐心解释,引导是说出需求的同时,为彼此留下弹性调整的空间;而控制,则是定下死板的规则,要求对方严格执行。我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沟通的真谛在于包容与灵活,而非机械地制定标准流程。
回首这段分手后的时光,满心皆是对朋友的感激。是他们的陪伴与开导,像拼图师般,将破碎的我一点点拼凑完整。这场分手,不再仅仅是一段感情的终结,更成为我重新认识自己、收获成长的契机 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花蛇 » 破碎与拼凑

花蛇app

自由、尊重、纯粹

同好道具同好社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