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望大学时光,我就像校园里的一个小透明,游离在各个小团体的边缘。字母小众圈dom/sub,看似与每个圈子都能搭上话,可仔细想来,又仿佛从未真正融入过任何一个集体。

与她的初次相遇,是在大一新生军训时。命运的安排总是如此奇妙,她和父亲恰好坐在我的前排。那一刻,她独特的发型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,我心里暗自赞叹:“这正是我喜欢的风格!” 然而,这份小小的心动很快就被现实浇灭,在理工科院校稀缺女生的环境里,她迅速被人追求,开启了恋爱之旅。那时的我,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,所以这段还未萌芽的情愫,便就此搁置。
后来的日子里,总能断断续续听到一些关于她的议论,大多都是负面评价。在系里,她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,可这些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?我始终坚信,想要了解一个人,应该亲自去观察,毕竟亲眼所见远比道听途说真实得多。只是,我也没有去关注别人女朋友的习惯,所以对她的了解,依旧停留在初次见面的那惊鸿一瞥。
真正让我们产生交集的,竟是大学考试的 “神器”—— 考古题。作为边缘人的我,每逢考试前夕,总会厚着脸皮在社交软件上向同学们讨要考古题,活脱脱一个 “伸手党”。而她,总会细心整理好发给我。投桃报李,我帮她完成有机化学作业,没想到她还热心地帮我宣传,结果那次作业我写了好几份。就这样,在考试和作业的 “助攻” 下,我们成了彼此在学业上相互帮助的 “工具人”。
还有一次特别的交集,发生在同学组织的送旧聚餐上。这场聚餐于我而言意义非凡,因为那是我为数不多参加的集体活动,所以记忆犹新。在游乐场里,她突然用力地拍了拍我的后背,热情地打招呼。那一下拍得生疼,可当我转过身,看到是她,所有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。更巧的是,吃饭时她就坐在我的对面。在一起后,我曾问她对这次聚餐是否有印象,她却一脸茫然:“有这回事吗?坐在我对面的是你?我只记得另一个同学了。” 那一刻,我不禁感慨自己的存在感实在太过薄弱,不愧是 “边缘人”。
如今回想,才惊觉曾经看似毫无关联的我们,早已在岁月中悄然产生了诸多交集。缘分就是这般神奇,在经历这些点滴瞬间时,我们都未曾想到,彼此会在未来的日子里,成为对方生命中无比重要的存在。后续的故事,我会慢慢分享,或许我的文字不够优美,但这份真挚的情感,希望能得到你的共鸣。
关系喜欢圈子观察负面